笔者关于控制室如何改造、搬迁的文章发布后,得到政府监管部门及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,“圈粉无数”,一不小心上了石化圈“热搜”(还好不是贵圈,别抢了汪某的头条),“饭团们”自称“花粉”(华安粉丝)。“花粉”给自家“爱豆”打CALL的同时,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,值得进一步探讨。针对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4个问题,追光的华安叔叔(姐姐)们,乘风破浪,立即展开了热情而洋溢(激烈)的讨论,结果如下,供参考。
问题1:3号文中提到的厂房(含装置或车间)和仓库内的办公室、休息室、外操室、巡检室,如何整改?
首先厂房和仓库内,边界清楚,好定义,不在此次答复之内。
关键是装置如何定义,是的,怎么定义呢?
且听笔者分解。
根据GB50160《企业设计防火标准(2018年版)》术语,装置定义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工艺单元的组合。
装置内单元定义为按生产流程完成一个工艺操作过程的设备、管道及仪表等的组合体。
通过对标准术语的理解,装置应该是单元(通过管道连接的设备、管道及仪表)的组合体。所以装置位于装置界区内,范围小于装置界区,是指工艺设备区内。
话不多说,开局一张图,有图有真相。
图二备注:布置原则 红灯停,绿灯行,黄灯请您等一等
问题2:请问低危险区,中危险区,高危险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?比如说是爆炸超压与正压作用时间?有没有明确的界限?
答:危险区的依据划分参考《某石化央企既有建筑物抗爆治理指导意见(试行)》,判断标准以爆炸超压为主,作用时间仅作为参考。
问题3:爆炸风险评估谁来做?谁可以做?做完需要评审吗?
答:目前国内没有规定爆炸风险评估工作需具备的资质要求。但是中国石化有要求,评估工作需要经过其认定的机构承担。笔者建议企业邀请专家评审爆炸风险评估结果,确保评估质量。
问题四:讲了一半,如何正确进行QRA分析没有说。
答:QRA是一个比较大且专业的话题,如何分析可以参考AQ/T3046和GB/T 37243。目前最大的问题,是国内没有基于厂内的风险可接受标准。后期,我们将开展相关话题研讨,敬请关注。
不是所有的控制室都需要搬迁,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抗爆,是否搬迁和抗爆需一事一议。
附:第一篇文章链接。